TOP

黄疸不退?警惕新生儿胆汁淤积性肝炎!

2024-04-21 16:3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新生儿的成长旅程中,黄疸如同一道常见的“风景线”,让许多新手父母既熟悉又担忧。通常情况下,黄疸会在宝宝出生后不久出现,然后逐渐消退。但若黄疸持续不退,甚至愈发严重,家长们可要警惕了——这可能是新生儿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信号!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病理现象,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一、黄疸初探:宝宝为何会“染色”?

首先,让我们揭开黄疸的神秘面纱。黄疸,简单来说,就是宝宝皮肤和眼白发黄。这背后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的产物,正常情况下,它会被肝脏处理并排出体外。但在新生儿时期,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胆红素的处理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黄疸。

二、胆汁淤积性肝炎:黄疸背后的“元凶”

当黄疸持续不退时,我们就要警惕新生儿胆汁淤积性肝炎了。这是一种由于胆汁流动受阻,导致胆红素和其他胆汁成分在肝脏内淤积的疾病。长期淤积会损害肝细胞,进一步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形成恶性循环。

三、病理揭秘:胆汁为何会淤积?

肝内胆管发育异常:部分新生儿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导致肝内胆管结构异常,胆汁流动受阻。

胆道闭锁: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状况,胆道完全或部分闭锁,胆汁无法排出,导致严重淤积。

感染与炎症: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肝脏炎症,进而影响胆汁的流动和排泄。

代谢性疾病:一些遗传性代谢疾病也可能影响胆汁的成分和流动。

四、症状识别:如何判断宝宝是否中招?

除了持续不退的黄疸外,新生儿胆汁淤积性肝炎还可能伴随以下症状:

大便颜色异常:由于胆汁淤积,大便可能呈现灰白色或陶土色。

尿色加深:尿液可能呈现深黄色或棕色。

腹部膨胀:由于肝脏肿大,宝宝可能出现腹部膨胀。

食欲减退:宝宝可能表现出食欲减退、喂养困难。

五、诊断之旅:医生如何确诊?

当医生怀疑宝宝患有胆汁淤积性肝炎时,会进行一系列检查以确诊:

血液检查:检测胆红素、肝功能等指标,评估肝脏受损程度。

超声检查:观察肝脏、胆道结构,排查胆道闭锁等异常。

核素扫描:评估胆汁流动情况。

肝活检:在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肝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六、治疗与应对:如何战胜病魔?

药物治疗:针对感染或炎症,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同时,一些药物可以帮助促进胆汁流动。

手术治疗:对于胆道闭锁等严重情况,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旨在重建胆道,恢复胆汁流动。

营养支持:保证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有助于肝脏恢复和生长发育。

定期随访:即使病情得到控制,也需要定期随访,监测肝脏功能和生长发育情况。

七、结语:关爱宝宝,从关注黄疸开始

黄疸,这个看似平常的症状,却可能隐藏着新生儿胆汁淤积性肝炎这样的健康问题。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记住,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何楠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