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这一看似无形的健康威胁,被医学界形象地称为“沉默的隐形杀手”。它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往往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悄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长期累积,最终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疾病等。本文将深入探讨高血压如何悄悄损伤血管,以及为何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人收缩压(心脏收缩时血压)≥140毫米汞柱(mmHg)或舒张压(心脏舒张时血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分为原发性(约占90%-95%)和继发性(约占5%-10%)两种类型,前者原因不明,后者则由特定疾病或药物引起。
二、高血压对血管的损伤机制
动脉硬化与狭窄: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使血管壁承受持续的高压,导致血管内膜损伤,促进脂肪沉积和炎症反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会逐渐增大,导致血管腔狭窄,影响血液流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血管弹性下降:高血压还会损害血管的弹性纤维,使血管变得僵硬,失去正常的扩张和收缩能力。这不仅影响血液的有效循环,还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微小血管病变:高血压还会影响微小血管(如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渗漏,影响周围组织的营养供应和废物排出。这在视网膜、肾脏和脑等器官中尤为明显,可引起视力下降、肾衰竭和脑功能障碍等问题。
动脉瘤与血管破裂:长期高血压可使血管壁变得薄弱,形成动脉瘤,特别是在主动脉等大血管中。动脉瘤一旦破裂,可导致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三、高血压的并发症
高血压的并发症广泛而严重,包括但不限于:
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
中风:高血压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出血或脑梗死。
肾脏疾病:高血压可引起肾小球硬化,导致慢性肾病,甚至肾衰竭。
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影响视力。
认知功能下降:高血压与认知障碍和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四、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在于生活方式调整,包括: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控制体重:保持体重在健康范围内,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升高血压。
减轻压力:学会管理压力,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
对于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除了生活方式调整外,还需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以及关注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
五、结语
高血压作为一种隐蔽而危险的疾病,其对血管的损伤往往是渐进且不可逆的。因此,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加强预防意识,及时就医并规范治疗,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保障健康生活的关键。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远离高血压的威胁,守护心血管健康。
(王海芹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