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神经内科临床探秘: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何改善中风患者的预后?

2024-03-19 09:4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中风,医学上称为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治疗中,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中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逐渐成为中风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出血性脑卒中则是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破坏正常的脑功能。无论是哪种类型,中风都会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后遗症。

传统的西医治疗在中风急性期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的黄金时间内,通过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的方式,尽快恢复脑部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等,预防血栓形成和控制血脂,降低中风复发风险;同时,还会进行血压、血糖的调控,以及给予营养神经等支持治疗。而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部位,采取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稳定生命体征,防治并发症。

中医在中风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风、火、痰、瘀、虚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治疗上,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中药方剂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如对于气虚血瘀型的中风患者,常用补阳还五汤来益气活血通络;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百会、人中、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有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言语和吞咽功能;推拿则可以放松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

中西医结合疗法将西医的精准治疗和中医的整体调理优势相结合。在中风急性期,西医的急救措施可以迅速稳定患者病情,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与此同时,及时介入中医治疗,如通过鼻饲中药汤剂,发挥中药醒脑开窍、通腑泄热等功效,辅助减轻脑水肿,促进患者意识恢复;针灸也可在急性期介入,刺激神经,激发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在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优势更加明显。西医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的针灸、推拿则与康复训练相辅相成,针灸可以调节神经功能,改善肌肉的张力和协调性;推拿能够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此外,中药还能从整体上调理患者的身体机能,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免疫力,预防中风复发。

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中风患者预后方面的显著效果。多项研究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中风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言语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的患者。而且,中西医结合治疗还能降低中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中西医结合疗法为中风患者带来了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它既发挥了西医在急救和精准治疗方面的优势,又融合了中医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的特色,从多个层面改善中风患者的预后。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相信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中风治疗领域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更多中风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助力他们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王瑞炜 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