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建议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采用激素治疗时,许多人心里都会 “咯噔” 一下:激素副作用那么大,真的能放心用吗?实际上,激素治疗是目前控制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情的重要手段,虽然存在副作用,但通过科学的用药管理与情绪调节,完全可以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如何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守护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揭开激素治疗的 “神秘面纱”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免疫系统 “误判” 肝脏为外来敌人,发起攻击导致的疾病。糖皮质激素就像调节免疫系统的 “指挥官”,能迅速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减轻肝脏炎症,防止肝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但激素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满月脸、体重增加、血糖升高等副作用,长期使用还可能增加骨质疏松、感染风险。不过,这些副作用并非不可控,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
二、科学用药,将副作用 “最小化”
(一)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
激素治疗的剂量和疗程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安排,切忌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随意调整剂量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引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严重后果。可以设置手机闹钟或使用药盒分装药物,确保按时服药。例如,每天固定在早晨 8 点左右服用,此时人体自身的激素分泌处于低谷,外源性激素对自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应对常见副作用的小妙招
1. 代谢问题:激素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和脂肪重新分布,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症状。饮食上应减少盐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既能控制体重,又有助于稳定血糖。此外,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促进新陈代谢,减轻体重增加的困扰。
1. 骨质疏松:长期使用激素会加速钙流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除了遵医嘱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外,日常生活中可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增强钙的吸收。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防止骨折。
1. 感染风险: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
(三)定期复查,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血糖、血压等指标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激素剂量或联合其他药物,既能保证治疗效果,又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一般来说,病情稳定期可每 3 - 6 个月复查一次,病情活动期则需遵医嘱增加复查频率。
三、情绪调节,为康复注入 “心理能量”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长期的疾病困扰、对激素副作用的担忧,容易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情绪调节在疾病护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接纳情绪,与自己和解
当负面情绪来袭时,不要一味压抑,要学会正视它们。可以尝试写日记,把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这有助于梳理情绪,释放压力。也可以找家人、朋友倾诉,或者参加患者交流群,与有相同经历的人分享心得,获得情感支持。
(二)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学习绘画、书法、摄影等兴趣爱好,不仅能丰富生活,还能让患者在专注创作的过程中,暂时忘却疾病的烦恼。此外,阅读书籍、听音乐也是不错的选择,能帮助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情绪。
(三)尝试放松训练,缓解身心压力
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练,能有效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减轻紧张感。每天花 15 - 20 分钟进行练习,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和身体的感受,将注意力从疾病上转移开,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四、生活细节,助力康复之路
除了科学用药和情绪调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不容忽视。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肝脏的自我修复;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减轻肝脏负担;根据身体状况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激素治疗虽然存在副作用,但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积极调节情绪,注重生活细节,就能在控制病情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副作用的影响,享受健康生活。记住,在这场与疾病的 “战斗” 中,你不是孤军奋战,家人、医生和身边的人都会与你并肩前行。
(秦琳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肝病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