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奔跑嬉戏时难免发生磕磕碰碰,头部撞伤是家长们经常遇到的突发状况。当意外发生的瞬间,家长们往往心急如焚。事实上,小儿头部撞伤后的 72 小时是观察的黄金期,这段时间内,家长的科学观察和及时处理,能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尤其是出现呕吐、嗜睡等症状时,更需提高警惕,本文将为您详细梳理 72 小时内的重点监护要点。
一、认识小儿头部撞伤的特殊性
儿童的颅骨尚未完全骨化,相较于成人,他们的颅骨更薄、更柔韧,这使得在受到外力撞击时,颅骨容易发生变形。同时,儿童的脑组织还在发育阶段,神经元、神经纤维以及血脑屏障等结构都不如成人成熟。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头部撞伤后,伤情的发展可能更为复杂和隐匿。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婴幼儿的囟门未闭合,这既是保护机制,也可能成为风险点。囟门处没有坚硬颅骨的保护,一旦受到撞击,颅内压力变化更容易直接影响脑组织。此外,儿童的脑含水量较高,在头部受到撞击时,脑组织更容易因惯性产生移位和震荡,引发损伤。
二、呕吐与嗜睡: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
呕吐和嗜睡是小儿头部撞伤后需要重点关注的症状,它们往往是颅内病变的重要提示。
当孩子头部受伤后出现呕吐,家长不能简单认为是普通的肠胃不适。这种呕吐可能是颅内压升高的表现。头部受到撞击后,脑组织可能出现出血、水肿等情况,导致颅内空间相对变小,压力升高。压力刺激呕吐中枢,就会引发呕吐。与普通肠胃不适导致的呕吐不同,因头部撞伤引起的呕吐通常较为剧烈,多为喷射性呕吐,且与进食关系不大。有的孩子可能在撞伤后短时间内就出现呕吐,也有部分孩子在数小时甚至一天后才开始呕吐,无论何时出现,都需高度重视。
嗜睡也是一个危险信号。正常情况下,孩子受伤后可能会因为惊吓、疲劳而短暂困倦,但如果出现过度嗜睡,叫不醒或醒来后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这就可能意味着脑部受到了损伤。脑部损伤可能影响神经功能,干扰正常的觉醒 - 睡眠周期调节,导致孩子陷入异常的嗜睡状态。此外,嗜睡还可能伴随意识障碍,从轻度的意识模糊到严重的昏迷,都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和分辨。
三、72 小时重点监护清单
在小儿头部撞伤后的 72 小时内,家长需要做好细致的观察和记录,以下是详细的重点监护内容:
(一)生命体征监测
1. 体温:每隔 2 - 3 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头部受伤后,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脑部损伤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也可能是合并感染等原因。如果体温持续超过 38.5℃,需及时就医。
1. 呼吸:观察孩子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正常儿童的呼吸频率比成人快,一般婴幼儿每分钟 30 - 40 次,学龄前儿童每分钟 20 - 30 次。若发现呼吸过快、过慢、不规则,或出现呼吸费力、口唇发紫等情况,应立即送医。
1. 心率:同样每隔 2 - 3 小时测量一次心率。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心率每分钟 100 - 140 次,学龄前儿童每分钟 80 - 100 次。心率异常增快或减慢,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二)意识状态观察
1. 清醒程度:密切关注孩子是否清醒,能否正常对答和做出反应。可以通过与孩子说话、提问简单问题(如 “今天星期几”“你叫什么名字”)等方式,判断其意识状态。如果孩子出现意识模糊、答非所问、叫不醒等情况,要立即就医。
1. 精神状态: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有无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或异常安静、萎靡不振等表现。受伤后孩子可能会因为疼痛和惊吓而情绪不佳,但如果精神状态持续异常,也需要警惕脑部损伤。
(三)症状观察
1. 呕吐:记录呕吐的次数、时间、呕吐物的量和性质。如前文所述,喷射性呕吐更需引起重视。如果呕吐频繁,或呕吐物中带有血丝、咖啡色物质,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或颅内出血,应尽快就医。
1. 头痛:年龄稍大的孩子能够表达头痛,家长要耐心询问头痛的部位、程度和性质(如胀痛、刺痛、跳痛等)。婴幼儿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可能会通过哭闹、抓头、拍打头部等动作表现出头痛。如果孩子头痛持续不缓解,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就诊。
1. 瞳孔:观察孩子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可以用手电筒照射孩子眼睛,正常情况下,瞳孔遇到光线会迅速缩小,移开光线后又会逐渐恢复。如果发现双侧瞳孔大小不一、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可能是颅内病变压迫神经所致,需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四)活动能力评估
1. 肢体活动:观察孩子四肢的活动是否正常,有无肢体无力、活动受限、抽搐等情况。可以让孩子抬手、抬腿、抓握物品等,检查其肢体的协调性和力量。如果发现一侧肢体活动不如另一侧灵活,或出现抽搐,可能是脑部损伤影响了神经功能。
1. 平衡与协调:观察孩子的行走、站立是否平稳,有无摇晃、跌倒等情况。头部受伤后,平衡和协调能力受到影响,可能提示小脑或其他相关部位受损。
四、不同情况的应对措施
如果在 72 小时观察期内,孩子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症状,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睡眠、活动正常,家长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但仍需继续观察一段时间,确保孩子完全康复。
一旦孩子出现呕吐、嗜睡等危险信号,或生命体征异常、意识状态改变、肢体活动障碍等情况,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尽快送往附近有儿科急诊的医院。在送医途中,要尽量保持孩子头部稳定,避免剧烈晃动,可让孩子平躺在安全座椅或担架上。
此外,即使孩子受伤后看似状况良好,若撞击力度较大,如从高处坠落、被重物砸伤等,也建议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如头颅 CT 等,以排除潜在的脑部损伤。
孩子头部撞伤后的 72 小时观察期至关重要,家长们一定要保持冷静,科学观察,及时应对。了解这些重点监护知识,能让我们在面对意外时更加从容,为孩子的健康多一份保障。
(朱琼琼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儿童急诊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