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咳嗽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身体反应,它是人体呼吸道的自我保护机制,能帮助清除气道内的异物、分泌物及有害物质。然而,当咳嗽频繁发作且持续不愈时,很可能隐藏着更复杂的健康问题。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就是这样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它以慢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没有明显喘息、气促等典型哮喘症状,常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支气管炎等,导致病情延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知识,对于早期诊断、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一、认识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会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使得气道对各种刺激物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咳嗽。
其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相似,涉及免疫-炎症反应、神经调节异常以及遗传因素等多个方面。在免疫-炎症反应中,当外界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进入呼吸道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启动免疫应答,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这些炎症介质会刺激气道神经末梢,导致咳嗽反射。同时,气道神经调节异常也在其中发挥作用,神经纤维功能紊乱,使得气道对刺激的反应性增强。遗传因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有哮喘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具有一定的特点。从年龄分布来看,儿童和成人都可发病,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儿童发病率相对较高,这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气道相对狭窄、更易受到外界刺激有关。在季节变化时,尤其是春秋两季,气温波动大、花粉等过敏原增多,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高发时期。此外,一些特殊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化学物质刺激等,也可能诱发疾病发作。
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
咳嗽变异性哮喘最突出的症状就是慢性咳嗽,其特点鲜明。通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咳嗽较为剧烈,夜间及凌晨发作更为频繁,这是因为夜间人体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气道平滑肌收缩,使气道变得更为狭窄,更容易受到刺激引发咳嗽。咳嗽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且常规的止咳祛痰药物及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不佳。部分患者在接触冷空气、刺激性气味(如油烟、香水)、运动后,咳嗽会明显加重。此外,一些患者还可能伴有咽痒、胸闷等症状,但这些症状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的特殊性,它与许多呼吸道疾病容易混淆。与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相比,普通感冒咳嗽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在一周左右,随着感冒的好转咳嗽逐渐减轻,且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持续时间长,且无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在急性期会有咳痰症状,且痰量较多,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多为干咳,肺部听诊一般无明显异常。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除了咳嗽外,常伴有烧心、反酸等消化道症状,且咳嗽多在进食后、平卧时加重,通过胃镜检查等可明确诊断。这些鉴别要点对于准确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至关重要。
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要点
目前,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检查及排除其他疾病。症状方面,如前文所述,慢性咳嗽(通常>8周),以干咳为主,夜间及凌晨发作,运动、冷空气等刺激可加重咳嗽,且无明显喘息、气促等典型哮喘症状,是重要的诊断线索。
在检查项目中,肺功能检查是关键手段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有助于明确气道高反应性的存在。支气管激发试验是通过吸入某种刺激物(如组胺、乙酰甲胆碱等),观察气道是否出现收缩反应;支气管舒张试验则是在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后,检测肺功能是否得到改善。此外,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可观察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若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对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水平等检查,也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当这些指标升高时,提示可能存在过敏因素参与发病。
同时,诊断过程中必须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如鼻后滴流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等。这需要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咳嗽的特点、伴随症状、发病时间、诱发因素,以及既往病史、过敏史等,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检查排除肺部其他器质性病变,鼻咽镜检查排除鼻后滴流综合征等,综合判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四、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预防疾病进展,避免发展为典型哮喘。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核心药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直接作用于气道,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且全身不良反应较小。通常需要规律吸入一段时间(一般至少8周),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也常用于治疗,它可以抑制白三烯的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或单独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的患者。此外,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可通过舒张气道平滑肌,迅速缓解咳嗽症状,多用于咳嗽发作时的临时缓解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能会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或联合用药。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也不可或缺。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尘螨滋生;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避免饲养宠物,防止动物毛发及皮屑刺激气道。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在寒冷、干燥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剧烈运动。此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因为情绪波动可能诱发或加重咳嗽症状,患者可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听音乐、散步等。
五、预后与预防
如果能早期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预后较好,多数患者的咳嗽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然而,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约30%-40%的患者会逐渐出现喘息、气促等典型哮喘症状,发展为典型哮喘,增加治疗难度,对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关键在于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有过敏史或哮喘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呼吸道健康,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营养,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常见因素之一。
咳嗽变异性哮喘虽然症状隐匿,但只要我们提高对它的认识,关注自身咳嗽症状的特点,及时就医,进行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并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就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希望更多人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知识,在面对反复不愈的咳嗽时,能够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守护呼吸道健康。
(王培培 南乐县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