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都曾听过或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孩子突然喊腿疼,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可白天却活蹦乱跳,去医院检查也往往查不出什么毛病,医生可能会说这是“生长痛”。但“生长痛”真的只是简单的生长引起的疼痛,而无需重视吗?其实不然,背后可能隐藏着诸多需要我们关注的奥秘与风险。
传统观念里,生长痛被认为主要与儿童骨骼生长迅速有关。孩子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的生长速度有时快于周围软组织,如肌肉、肌腱等,这种生长不同步可能造成肌肉和肌腱被牵扯,产生疼痛,多发生于膝关节附近、小腿等部位。一般来说,这种疼痛通常为间歇性发作,疼痛程度不一,有的孩子可能只是轻微不适,而有的则会疼得哭闹不止,但疼痛过后,孩子又恢复正常活动,表面看起来似乎并无大碍。
然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生长痛”并非仅仅局限于生理性的生长拉扯。一些潜在疾病也可能以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容易被误判为普通生长痛。例如,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早期表现可能就是下肢关节疼痛、肌肉松弛,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骨骼发育,导致骨骼畸形。还有儿童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关节疼痛,还可能伴有发热、皮疹、关节肿胀等症状,初期或许只表现出偶发的关节疼痛,极易与生长痛混淆。此外,髋关节滑膜炎也不容忽视,孩子过度运动后,髋关节处的滑膜发炎,会引起髋部、大腿根部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走路,若延误治疗,可能发展成更严重的关节问题。
从营养角度看,孩子日常饮食不均衡也可能是疼痛诱因。挑食、偏食导致钙、磷、钾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摄入不足,影响骨骼正常代谢与生长,看似生长痛,实则是营养不良发出的信号。再者,心理因素也有关联,学习压力大、情绪紧张焦虑的孩子,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肌肉紧绷,夜间放松时可能出现“生长痛”样表现,这是身心相互影响的结果。
面对孩子的关节疼痛,家长绝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要仔细观察疼痛规律、部位、伴随症状等细节,做好记录,为就医提供准确信息。当孩子喊疼时,不要立刻认定为生长痛,简单敷衍,应询问感受,查看关节有无红肿、发热,活动是否受限。其次,保证孩子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钙(牛奶、酸奶、豆制品)、维生素 D(鱼类、蛋黄、晒太阳)、蛋白质(瘦肉、鱼类、蛋类)的食物,助力骨骼健康。鼓励适量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与关节灵活性,但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一旦孩子关节疼痛频繁发作、持续不缓解、疼痛剧烈影响睡眠或伴有发热、皮疹、跛行等异常表现,务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如血生化检测排查营养缺乏、炎症指标,X 光、B 超检查关节结构等,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疾病,早诊断、早治疗,莫让“生长痛”掩盖病情,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守护孩子健康成长,解开这关节疼痛之谜,才能让孩子在成长路上步伐稳健,无痛前行。
(吴恒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