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影响无数人健康。其定义为无外在因素时,血压持续升至140/90 mmHg或以上。很多人认为血压升高是小问题,但长期未控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等风险。例如,它会让心脏压力增大,引发冠心病;损伤脑血管,提升中风可能性;影响肾脏血管,引发肾病。所以,了解高血压防治知识对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高血压的预防
1. 健康饮食:俗话说“病从口入”,在预防高血压方面,饮食起着关键作用。我们要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具体来说,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因为过多的盐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多,使得血容量增加,从而升高血压。可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像菠菜、西兰花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血管的弹性;苹果、香蕉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能促进钠的排出,对降低血压有好处。而加工食品和快餐往往含有大量的盐和脂肪,应尽量减少摄入,比如常见的薯片、火腿肠等。
2. 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对于预防高血压更是如此。每周至少要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以每分钟100 - 120步的速度行走,既能让身体得到锻炼,又不会过于剧烈;游泳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水中全身的肌肉都能得到锻炼,减轻关节的压力;骑自行车同样有益,既能享受户外的风景,又能增强心肺功能。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控制体重,还能改善血管的弹性,降低血压。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体质指数(BMI)来评估自己的体重是否正常,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范围一般在18.5 - 23.9之间。如果BMI过高,说明身体脂肪含量较多,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所以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4. 限制酒精摄入:酒精对血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在短时间内升高,长期大量饮酒还会损害肝脏和心血管系统。比如,一杯啤酒约为330毫升,白酒以50毫升左右为宜。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饮酒量,为了身体健康,适度饮酒。
5. 戒烟:吸烟的危害众人皆知,它不仅会导致血压短时间内升高,而且长期吸烟会损害血管壁,使血管变得狭窄、僵硬,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香烟中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一定要尽早戒烟。
6. 减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而长期的精神压力也会导致血压升高。我们要学会放松和减压的方法,比如深呼吸,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再缓缓地呼气,重复几次,能让身心得到放松;冥想也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内心的感受,排除外界的干扰;瑜伽则通过各种体式和呼吸练习,帮助我们放松身体和心灵。
高血压的检测
定期进行血压测量是早期发现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家庭自测血压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日常血压水平,建议使用经过校准的血压计,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测量。测量前要安静休息5 - 10分钟,避免在运动后、饮酒后、情绪激动时测量。测量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血压值和心率等信息,这样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
高血压的治疗
1.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降压药物。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不同类型的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比如,ACE抑制剂适用于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钙通道阻滞剂对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效果较好。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2. 生活方式的调整:即使在开始药物治疗后,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是控制血压的关键。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应相辅相成。比如,在服药的同时继续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这样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只依赖药物而不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血压可能难以得到理想的控制。
3. 定期随访: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监测血压变化,并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随访时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服药情况,检查血压、心率等指标,还可能会进行一些相关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一般来说,血压控制稳定的患者可以每3 - 6个月随访一次,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则需要更频繁地随访。
高血压的管理
高血压患者应学会自我管理,这对于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 记录血压:定期记录血压值,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血压记录本,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血压值和心率等信息。通过分析血压记录,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规律,比如在一天中哪个时间段血压容易升高,是否与饮食、运动等因素有关。这样就能更好地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
- 了解药物:要清楚自己服用的药物名称、剂量和服用时间。不同的降压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如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有些则需要在饭后服用。我们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能漏服或误服。同时,要了解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
- 健康教育:了解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医学书籍、参加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学习高血压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只有对疾病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高血压是可防可治的,通过上述全面的预防、检测、治疗和管理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每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守护好自己的“血压防线”,让健康陪伴我们一生。
(王雪 商丘市梁园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