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你真的会 “吃药” 吗?正确服药时间的学问大揭秘

2023-05-11 11:0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日三次” 就是三餐后服药?空腹吃药就是饿肚子时吃?不少人拿到药盒后,对说明书上的 “饭前服用”“睡前服用” 等提示不以为然,觉得只要按时把药吃进去就行。然而,服药时间的选择绝非小事,它直接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甚至关系到用药安全。 

人体是一个精密的 “生物钟”,血压、胃酸分泌、肝肾功能等生理活动都有昼夜节律。比如,凌晨 4 点到 6 点,人体血压会出现第一个高峰;上午 8 点左右,胃酸分泌最为旺盛;夜间肝脏的代谢功能相对减弱。药物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而这些过程都会受到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 

就拿降压药来说,若患者的血压在凌晨出现高峰,却在早上 8 点才服药,就可能无法有效控制凌晨的血压高峰,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相反,若能根据血压的波动规律,在血压升高前 1—2 小时服药,就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不同类型的药物,由于其作用机制和代谢特点不同,最佳服用时间也各不相同。 

胃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需要在胃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因此适合在饭前半小时服用。这样药物能快速附着在胃黏膜表面,抵御胃酸和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如果饭后服用,食物会占据胃内空间,阻碍药物与胃黏膜的接触,影响药效。 

降糖药的服用时间则更为讲究。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需要刺激胰岛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的分泌与进食有关,所以这类药物宜在饭前 30 分钟服用,以配合进食后血糖的升高。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一般在饭前 15 分钟内服用即可,甚至可以在进餐时服用。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为了减少不良反应,普通片适合在饭中或饭后服用,而肠溶片则建议在饭前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药物在胃内的溶解。 

激素类药物也有严格的服用时间要求。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长期服用可能会抑制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的功能。人体自身分泌糖皮质激素的高峰在早上 8 点左右,因此将药物放在早上 8 点服用,可与人体自身的分泌节律同步,减少对肾上腺轴功能的抑制。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普通片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饭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而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特殊的肠溶包衣,饭前服用可快速通过胃到达肠道,避免在胃内溶解,从而降低胃肠道刺激。 

抗生素的服用时间需根据其吸收是否受食物影响来决定。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进食会影响其吸收速度和程度,因此建议空腹服用,一般在饭前 1 小时或饭后 2 小时服用。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对胃肠道刺激较大,饭后服用可减轻不良反应。 

然而,在日常用药中,人们常常陷入一些误区。最常见的就是将 “一日三次” 简单理解为三餐后服用。实际上,“一日三次” 是指将一天 24 小时平均分为 3 段,每 8 小时服用一次,这样能保证体内药物浓度的稳定,更好地发挥药效。比如某些抗生素,若在三餐后服用,会导致夜间药物浓度过低,无法有效杀菌。 

还有人认为空腹吃药就是饿肚子时吃,无论什么时候饿了都可以吃。其实,空腹通常指饭前 1 小时到饭后 2 小时,此时胃内食物基本排空,药物能快速进入肠道被吸收。但对于一些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即使在空腹状态,也不能随意服用,否则可能会引起胃痛、恶心等不适。 

此外,有些人怕忘记吃药,会把一天的药一次性吃完,这种做法非常危险。药物在体内有一定的安全剂量范围,一次性服用过量可能会导致中毒,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科学服药呢?首先,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服用时间、剂量、用法以及注意事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不要自行猜测。其次,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理节律,合理安排服药时间。比如,需要饭前服用的药物,可以定一个闹钟提醒自己,避免因为忙碌而忘记。最后,要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按时按量服药,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正确掌握服药时间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小小的服药时间里,藏着大大的健康学问。只有重视服药时间,科学合理地用药,才能让药物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刘江云 西平县二郎镇卫生院 西药房)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