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哺乳期乳腺炎自救法则及自救指南

2023-06-14 14: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哺乳期乳腺炎是新手妈妈常见的 “拦路虎”,约 70% 的哺乳期女性会遭遇不同程度的乳腺炎症。这种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常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若处理不当可能发展为乳腺脓肿,甚至被迫终止哺乳。掌握科学的自救方法,能有效缓解症状、避免病情恶化,守护母婴哺乳健康。

一、哺乳期乳腺炎的 “来龙去脉”

常见诱因

乳汁淤积:乳腺导管堵塞导致乳汁排出不畅,淤积的乳汁成为细菌滋生的 “温床”,是最主要的诱因。

细菌入侵:乳头皲裂、破损时,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通过伤口进入乳腺,引发感染。

不良哺乳习惯:如哺乳间隔过长、含乳姿势不正确、未排空乳汁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免疫力下降:产后疲劳、睡眠不足、情绪焦虑等因素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炎症。

典型症状

乳腺炎发作时往往 “来势汹汹”:初期乳房局部出现胀痛、结块,皮肤温度升高;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明显红肿,触摸时疼痛加剧,同时伴随发热(体温超过 38.5℃)、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若发现乳房有波动感的肿块,可能已形成脓肿,需立即就医。

二、黄金自救期与核心原则

黄金干预时间

乳腺炎的发展通常分为淤积期(乳汁淤积为主,未出现感染)和感染期(伴随细菌感染)。淤积期(发病 24-48 小时内)是自救的最佳时机,及时处理可有效逆转病情;若超过 72 小时症状未缓解,需尽快就医。

自救核心原则

排空乳汁是关键:无论何种类型的乳腺炎,保持乳腺通畅都是首要任务,淤积的乳汁不清除,炎症难以消退。

不盲目停喂:无脓肿的情况下,继续哺乳不仅安全,还能通过婴儿吸吮帮助排空乳汁,缓解症状(患侧乳房也可哺乳,细菌不会通过乳汁伤害宝宝)。

科学缓解疼痛:避免暴力按压乳房,采用温和的方式减轻胀痛,防止加重乳腺损伤。

及时就医不拖延: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乳房剧烈疼痛或肿块变软有波动感时,需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三、分阶段自救实操指南

第一阶段:乳汁淤积期(无发热或低热)

此阶段以疏通乳腺、排出淤积乳汁为重点,可通过以下方法干预:

调整哺乳姿势:尝试不同的哺乳姿势(如摇篮式、侧卧式、橄榄球式),利用重力帮助乳汁排出。确保婴儿含乳正确 —— 嘴巴张大,含住乳晕而非仅乳头,避免乳头损伤。

频繁有效哺乳:每 2-3 小时哺乳一次,优先吸吮患侧乳房,哺乳时轻按肿块周围,帮助乳汁流动(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按压乳头正上方)。

温敷与按摩:哺乳前用 40℃左右的温毛巾(不烫皮肤为宜)热敷乳房 3-5 分钟,促进乳腺扩张;然后用手掌从乳房外侧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呈螺旋状推进,每次 5-10 分钟,帮助疏通堵塞的乳腺管。

手动挤奶辅助:若婴儿吸吮后仍有乳汁残留,可手动挤奶排空 —— 拇指和食指放在乳晕外侧约 2 厘米处,向胸壁方向轻轻按压,再向内挤压,重复动作(避免拉扯乳头)。

冷敷缓解胀痛:哺乳后用冷毛巾或冰袋(裹毛巾避免冻伤)冷敷乳房 10 分钟,减轻充血和疼痛。

第二阶段:轻度感染期(发热<38.5℃,乳房红肿)

除继续排空乳汁外,需增加抗感染和缓解全身症状的措施:

补充水分与休息:多喝水(每日 2000-3000 毫升),保证充足睡眠,帮助身体对抗感染(尽量与婴儿同步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物理降温:体温低于 38.5℃时,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或使用退热贴,避免酒精擦浴(可能影响哺乳)。

蒲公英外敷:取新鲜蒲公英叶子洗净捣烂,或干蒲公英煮水后用纱布蘸取,敷在红肿部位(避开乳头乳晕),每次 15 分钟,每日 2-3 次,蒲公英的清热解毒作用可辅助缓解炎症(对蒲公英过敏者禁用)。

监测症状变化:每 4 小时测一次体温,记录乳房肿块大小和疼痛程度,若 24 小时内无改善,及时就医。

第三阶段:需就医的情况(不可硬扛)

出现以下症状时,自救无法替代医疗干预,需立即就诊:

高热(体温≥38.5℃)持续超过 24 小时,或服用退烧药后仍反复发热。

乳房肿块明显增大,疼痛剧烈,皮肤红肿范围扩大。

出现寒战、头晕、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

乳房触摸有波动感(提示脓肿形成)。

就医后,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哺乳期安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切勿因担心药物影响而拒绝治疗,延误病情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四、预防乳腺炎的日常防护策略

哺乳习惯调整

每次哺乳尽量排空乳房,若婴儿未吸完,用吸奶器辅助排空(吸奶时压力不宜过大,避免损伤乳腺)。

避免长时间压迫乳房,如睡觉时不要长期侧卧压迫一侧乳房,穿宽松舒适的哺乳内衣,不戴有钢圈的紧身内衣。

哺乳后清洁乳头,用温水擦拭乳头及乳晕,若出现乳头皲裂,可涂抹医用凡士林或乳头保护霜促进愈合。

饮食与生活管理

饮食清淡均衡,避免过量食用高脂肪、高糖分食物(可能增加乳汁黏稠度,加重淤积)。

保持心情舒畅,产后情绪波动可能影响乳汁分泌和排出,通过家人陪伴、适当运动等方式调节心态。

五、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 1:发烧就必须停喂

错。体温高低不是停喂的标准,只要没有形成脓肿,即使发烧也可继续哺乳,停喂反而会加重乳汁淤积,让炎症更严重。

误区 2:用梳子或硬东西刮乳房能疏通

错。这种暴力方式会损伤乳腺组织和皮肤,加重疼痛和炎症,正确的疏通应是轻柔的按摩和吸吮。

误区 3:喝大量浓汤能 “催奶消炎”

错。浓汤(如猪蹄汤、鸡汤)富含脂肪,可能使乳汁变稠更易淤积,乳腺炎期间应多喝水、清淡饮食,待炎症消退后再调整饮食。

哺乳期乳腺炎虽来势凶猛,但并非 “洪水猛兽”。掌握 “及时排空、科学哺乳、合理护理” 的自救法则,既能有效应对突发状况,也能降低复发风险。记住,当妈妈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更长久地守护宝宝的成长 —— 这,才是哺乳路上最重要的初心。

(李玉环 河南省人民医院 乳腺外科一病区)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