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这个看似无声却威力巨大的“健康杀手”,正悄然威胁着无数人的健康,尤其是老年人群体。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0%以上,意味着每两个老年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与高血压为伴。高血压之所以令人畏惧,不仅在于其隐蔽性强,常无明显症状,更在于其长期居高不下可能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一、西医视角下的高血压
从西医角度看,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年龄增长、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均为重要诱因。西医治疗高血压主要依靠降压药物,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血压水平、有无并发症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以确保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二、中医眼中的高血压及其治疗
中医虽无“高血压”之名,但根据其症状和体征,可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是肾阴亏虚、肝阳上亢、肝郁气滞、脾胃虚弱等因素。在治疗上,中医注重整体调理,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常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以平肝潜阳;肾阴亏虚型,则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以滋养肝肾;痰湿中阻型,则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此外,中医还有针灸、艾灸、推拿按摩等特色疗法,通过调节人体经络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三、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正是利用了西医迅速降压、控制病情发展的优势,以及中医整体调理、改善患者体质、减少西药不良反应的特点。两者相辅相成,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迅速降压与长期调理相结合:西医降压药物能够迅速有效地降低血压,控制病情发展;而中医则通过整体调理,改善患者体质,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个性化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无论是西医的药物选择,还是中医的辨证施治,都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
生活方式干预: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强调生活方式改变在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性。合理的饮食、定期锻炼、戒烟限酒等健康习惯,对于降低高血压风险、改善血压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实践中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实际操作中,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高血压管理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例如,对于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出现干咳症状的患者,中医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中药调理,如养阴润肺、清热化痰等治法,以缓解干咳症状,使患者能够继续服用降压药物。同时,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等疗法,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五、结语
高血压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中西医结合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高血压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规范测量血压、控制危险因素、中医辨证治疗、规范服用降压药、非药物治疗以及药食同源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让高血压这个“健康杀手”乖乖听话,守护患者的健康与幸福。
(王朝伟 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中医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