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怀孕七个多月了,最近总觉得脚肿得厉害,鞋子都快穿不进去了,这正常吗?”在产科门诊,这样的问题几乎每天都会被准妈妈们反复提起。张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坐在诊室里,一边轻轻揉着肿胀的脚踝,一边满脸担忧地问道。她从两个月前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脚踝在傍晚时明显浮起,袜子勒出的痕迹久久不消,甚至走路都变得有些沉重。
其实,像张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据统计,超过70%的孕妇在孕中晚期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水肿——从轻微的手指发胀、脚踝变粗,到严重的全身性浮肿。很多准妈妈一开始并不在意,觉得“怀孕嘛,谁不肿一点”,直到症状加重才开始紧张。
那么,孕期水肿到底是不是“正常”的?为什么怀孕后人会变得像“吹气球”一样肿起来?更重要的是,什么时候的水肿只是身体的自然反应,而什么时候它可能是高血压、子痫前期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红色警报”?
一、孕期水肿的原因
1. 生理性水肿(正常现象)
大多数孕妇的水肿属于生理性水肿,是身体适应怀孕变化的正常反应,通常不会对母婴健康造成影响。主要原因包括:
血容量增加:怀孕后,孕妇的血容量会逐渐增加约50%,以满足胎儿和胎盘的需求。多余的液体会渗透到组织间隙,导致浮肿。
激素变化:孕期激素(如孕酮、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血管扩张,体液更容易滞留在组织间隙。
子宫压迫:随着胎儿和子宫增大,下腔静脉(负责将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的大血管)受到压迫,影响血液循环,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发水肿。
生理性水肿的特点
多出现在孕中晚期(尤其是孕28周后)。
下午和晚上加重,休息或抬高腿部后减轻。
通常先出现在脚踝和脚部,逐渐向上蔓延至小腿,但一般不会影响到面部或手部。
2.病理性水肿(需警惕)
虽然大多数水肿是正常的,但某些情况下,水肿可能是妊娠并发症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常见病理性水肿的原因包括: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子痫前期):除了水肿外,还可能伴随血压升高、尿蛋白阳性、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水肿可能突然加重,并出现在面部、手部(尤其是手指肿胀明显)。
静脉血栓:如果单侧腿部突然肿胀、疼痛、发红或发热,这是因为血栓会阻碍下肢的血液回流,导致血液淤积,从而出现水肿。
心脏或肾脏疾病:如果孕前有心脏病、肾病等慢性疾病,孕期水肿可能加重,需密切监测。
二、如何区分“正常水肿”和“危险水肿”?
1. 正常水肿(无需过度担心)
下肢轻度浮肿,休息后缓解。
不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如头痛、视力问题、胸闷等)。
2. 危险水肿(需及时就医)
水肿突然加重,蔓延至面部、手部。
伴随头痛、眼花、恶心、血压升高(可能是子痫前期的征兆)。
单侧腿肿、疼痛(警惕血栓)。
尿量明显减少或尿液泡沫增多(可能肾脏异常)。
三、如何缓解孕期水肿?
如果是正常的水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缓解:
1. 避免久站或久坐:每坐1小时就起身活动5-10分钟,做做脚踝转动、踮脚尖等小动作。
2. 抬高双腿:休息时用枕头垫高双脚,帮助血液回流。
3. 穿舒适的鞋袜:选择宽松的鞋子,避免过紧的袜子或裤脚。
4. 适度运动:散步、孕妇瑜伽等轻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水肿。
5. 饮食调整:减少高盐食物(如咸菜、加工食品),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鸡蛋、鱼肉)。
6. 适当按摩:每天睡前可用温水泡脚(水温不超过40℃,时间10-15分钟),然后从脚踝向大腿方向轻轻按摩,帮助血液回流。
7.定期产检,监测血压和尿蛋白,如果出现血压升高、严重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孕期水肿是身体在特殊时期的一种自然反应,大多数情况下通过科学调理可以缓解。关键是要学会观察身体信号,既不盲目焦虑,也不忽视潜在风险。听从医生建议,保持良好心态,才能安心迎接宝宝的到来。
(王田田 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