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家长们面对孩子生病时,往往既焦急又困惑,尤其是在用药选择上,常常会陷入“病毒还是细菌”的疑问中。本文旨在为家长们提供一份儿童上感用药的黄金准则,帮助大家科学、合理地应对孩子的病情。
病毒与细菌的区分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儿童上感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而细菌性上感仅占极少数。病毒与细菌在症状上虽有一定相似性,但仍可通过一些特征进行初步区分。病毒性上感的孩子,症状可能包括发热、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精神尚好,食欲减退,有时伴有呕吐和腹泻;而细菌性上感的孩子,则往往表现为持续高烧不退、流脓鼻涕、咽喉痛、精神萎靡、食欲不佳等。当然,最准确的区分方法还是通过验血,查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来判断。
用药的黄金准则
1.抗病毒药物
对于明确病毒感染的孩子,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针对流感病毒)和利巴韦林雾化吸入(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但仅限于早产儿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需注意,抗病毒药物并非万能,且有一定副作用,如奥司他韦可能引起呕吐,利巴韦林口服制剂可能致畸,因此需严格遵医嘱。
2.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即我们常说的“抗生素”,只对细菌性上感有效。当孩子出现扁桃体化脓、白细胞显著升高或C反应蛋白(CRP)升高时,可考虑使用抗菌药物。首选药物为阿莫西林,疗程一般为10天。对于青霉素过敏的孩子,可选择阿奇霉素。但需强调的是,抗菌药物绝不能滥用,无指征使用不仅无法治疗病毒性上感,还可能增加腹泻、耐药菌携带率等风险,甚至在婴儿期滥用还可能增加哮喘风险。
3.对症治疗药物
对于发热、疼痛等症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进行退热止痛。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月龄以上的孩子,布洛芬则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孩子。但需注意,布洛芬在脱水患儿中慎用,可能加重肾损伤。此外,生理盐水滴鼻可安全有效地缓解鼻塞,伪麻黄碱滴鼻剂则仅限2岁以上孩子短期使用。对于咳嗽、痰多等症状,4岁以下孩子禁用右美沙芬等中枢镇咳药,可选择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降低痰液黏稠度。
4.中成药的合理选择
中成药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风寒感冒颗粒等,可根据孩子症状进行辨证使用。但需注意,中成药成分复杂,避免同时服用2种以上,且需减少糖分摄入。
5.特殊人群用药调整
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孩子,用药需特别谨慎。如对乙酰氨基酚在早产儿、低体重儿中需减量使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慎用伪麻黄碱,退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禁用布洛芬。肝肾功能不全的孩子则禁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每日剂量也需严格控制。
6.用药安全与监测
用药时,务必按实际体重给药,避免复方制剂的重复使用。同时,需密切观察孩子病情变化,抗病毒药使用48小时无退热、抗菌药使用72小时症状无改善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若孩子持续高热3天或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需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面对孩子上感,家长们需保持冷静,科学用药。通过验血明确病原体后,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或对症治疗药物。同时,注意孩子的休息、饮食和保暖工作,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记住,合理的用药和精心的护理是孩子早日康复的关键。
(郑晓亚 禹州市人民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