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无痛胃肠镜,麻醉医生在胃镜室做什

2025-01-17 11:0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无痛胃肠镜已成为许多患者进行消化道检查的首选方式。相较于传统胃肠镜可能带来的恶心、腹痛等不适,无痛胃肠镜通过麻醉技术,让患者在几乎无感知的状态下完成检查,大大提升了检查的舒适度和接受度。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麻醉医生在胃镜室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首先,麻醉医生是无痛胃肠镜检查前的“评估师”。在患者预约无痛胃肠镜检查后,麻醉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麻醉前评估。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以及身体状况等。如果患者感冒未愈、有严重鼾症、重度肥胖,或者患有哮喘、心脏病、脑部疾病等,麻醉医生会仔细权衡麻醉的风险与收益,决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同时,麻醉医生还会告知患者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并发症,让患者在充分理解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进入检查当日,麻醉医生的工作才真正拉开帷幕。在患者进入胃镜室前,麻醉医生会要求患者摘下眼镜、假牙、饰品等,并换上专用裤,为检查做好准备。随后,在患者手背处留置静脉穿刺针,连接麻醉导管,这一步就像打吊针,不会给患者带来特别疼痛的感觉。当监测仪确认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稳定后,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精确计算麻醉药物的剂量,并将短效麻药(如丙泊酚)缓慢注入患者的静脉。

丙泊酚是一种白色乳剂状的麻醉药物,进入血管后约十秒,患者就会产生睡意,大部分人此时只感觉天花板略微旋转,便进入了无意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现异常,麻醉医生会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保证患者的麻醉深度适中,既能让患者处于深度睡眠状态,避免检查中的咳嗽或肠体翻转引起的呕吐反射,又能防止麻醉过深导致患者出现危险。

在整个胃肠镜检查过程中,麻醉医生就像是患者的“守护者”。操作内窥镜的医生会根据监测数据,与麻醉医生沟通,共同调整麻醉深度,保证人体应激系统处于被抑制状态。由于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肌肉松弛,不会有器械刺激肠道引起的绞痛,整个检查过程相比普通胃肠镜检查更为平稳,极大降低了误伤风险。同时,这种状态下发现的细微胃炎、腺瘤等病变也会更为清晰,有助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检查结束后,麻醉医生的工作并未结束。他们会继续观察患者的苏醒情况,确保患者能够顺利从麻醉状态中恢复过来。在患者转入复苏区后,麻醉医生会密切监护患者30 - 40分钟,直到麻药彻底消退。刚苏醒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喉咙轻微异样感或腹胀等正常现象,麻醉医生会及时给予解释和指导,让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同时,麻醉医生还会告知患者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如检查结束2小时后方可饮水进食,24小时内绝对不要驾车、骑车,上下楼梯需小心,不要进行机械或精密技术操作,外出需由家人陪伴等。

此外,对于患者关心的麻醉药物副作用问题,麻醉医生也会给予专业的解答。麻醉药物不会引起老年痴呆和记忆力减退,患者可以放心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

总之,在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麻醉医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从检查前的评估、检查中的麻醉管理到检查后的苏醒监护,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正是有了麻醉医生的辛勤付出,无痛胃肠镜这一舒适化医疗技术才能得以顺利开展,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陈君 禹州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