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通常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脑梗塞)两大类,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的急骤发展的脑局部血液循环和功能障碍,又称为急性脑血管病或脑卒中(中风)。这类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对于挽救生命、减少伤残至关重要。
一、自救方法
1. 保持冷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脑血管意外发生时,无论患者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首先都应保持冷静,避免情绪激动导致血压升高或病情恶化。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准确告知病情和详细地址,以便专业医护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2. 采取适当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患者应尽量采取平卧或头偏向一侧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解开衣领、裤带等束缚物,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同时,应尽量减少肢体活动,避免血压升高或病情进一步恶化。
3. 避免进食和饮水,防止误吸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之前,患者应避免进食和饮水,以防止因意识障碍或吞咽功能受损而导致误吸或窒息。
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记录
患者应密切观察自己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医护人员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将头部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二、救人方法
1. 迅速拨打急救电话,保持冷静
发现他人发生脑血管意外时,目击者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并准确告知病情和详细地址。同时,应保持冷静,避免过度恐慌或慌乱导致操作失误。
2. 避免随意搬动患者,防止病情加重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之前,应避免随意搬动患者,特别是头部和身体。因为搬动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脑出血量增加或血管破裂范围扩大,从而加重病情。应让患者保持平卧或头偏向一侧的体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体位变动。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迅速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可以有效地维持患者的心脑功能,为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争取时间。
4.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做好记录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之前,目击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应尽量避免给患者喂食或饮水,防止误吸或窒息。
5. 如有条件,建立静脉通道
如果目击者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且现场条件允许,可以尝试建立静脉通道。这有助于快速补液和给予药物治疗,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生命体征稳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操作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病情加重。
三、特殊情况的急救处理
1. 脑出血患者的急救处理
对于脑出血患者,除了上述自救和救人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血压:脑出血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血压。但需要注意的是,降压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导致脑灌注不足。
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颅内压升高是导致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如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
限制液体摄入量:脑出血患者应限制液体摄入量,以减少脑水肿的发生。同时,应使用利尿剂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
2. 脑梗死患者的急救处理
对于脑梗死患者,除了上述自救和救人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抗血小板聚集:脑梗死患者常伴有血小板聚集现象,应尽快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等。
抗凝治疗:对于部分脑梗死患者,特别是伴有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如华法林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抗凝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条件的脑梗死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脑组织的损伤程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溶栓治疗应在发病后的短时间内进行,且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四、预防脑血管意外的措施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定期监测血压水平,并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脑血管意外至关重要。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压水平。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尽早戒烟限酒,以减少对脑血管的损害。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有助于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综上所述,脑血管意外是严重疾病,掌握急救和预防知识对救命和减少伤害很重要。关键时刻要冷静快速行动,正确自救救人,保护患者健康。同时,关注自身健康,积极预防,降低风险。
(张红翔 博爱县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