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正确操作流程及感染预防措施有哪些?

2024-03-27 09: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新生儿的诞生是家庭的喜悦,但也伴随着诸多需要学习的护理知识,其中新生儿脐部护理便是新手家长们必须掌握的重要一课。新生儿脐部在出生后处于愈合阶段,是细菌容易入侵的薄弱部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感染,影响宝宝的健康。因此,了解并掌握正确的脐部护理操作流程和感染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在新生儿出生后,医护人员会在产房对脐带进行初步处理,剪断脐带并结扎。随后,宝宝带着残留的脐带残端回到病房或家中,真正的脐部护理就此开始。在进行脐部护理前,家长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确保双手清洁,用流动的温水和肥皂彻底洗净双手,擦干后再进行操作,避免将手上的细菌带到宝宝脐部。同时,准备好干净、柔软的医用棉签、75% 的医用酒精或碘伏等护理用品。棉签应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使用造成污染。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购买护理用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的产品,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用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护理时,将宝宝平放在柔软、干净的尿布台或床上,解开宝宝的尿布,充分暴露脐部。轻轻提起脐带残端,用蘸有 75% 医用酒精或碘伏的棉签,从脐带根部由内向外环形轻轻擦拭,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拉扯脐带残端,以免引起出血或疼痛。擦拭时要确保脐带根部及周围皮肤都被清洁到,一般擦拭 2 - 3 遍即可。每次擦拭后,等待脐带残端自然晾干,再放下宝宝的衣物或重新包好尿布。在脐带未脱落前,每次更换尿布时都要检查脐部状况,观察是否有渗血、渗液、红肿或异味等异常情况。​

脐带的脱落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出生后 1 - 2 周左右。在脐带未脱落期间,要保持脐部干燥。给宝宝洗澡时,可以选择擦浴的方式,避免让脐部直接接触水。如果不慎让脐部沾水,应立即用干净的棉签蘸干,然后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消毒处理。此外,不要给宝宝使用不透气的脐部包扎物,以免局部潮湿闷热,利于细菌滋生。部分家长可能会担心脐带残端长时间不脱落,这种情况下不要自行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耐心等待并做好日常护理即可。​

当脐带脱落后,脐窝可能会有少量的分泌物,这是正常现象。家长仍需继续护理脐部,每天用碘伏或酒精擦拭 1 - 2 次,保持脐窝清洁干燥,直至脐部完全愈合。一般来说,脐带脱落后 1 - 2 周,脐部会逐渐长好。在这个阶段,即使脐部看起来已经愈合,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新生的皮肤还比较娇嫩,仍有感染的风险,要持续观察脐部有无异常。​

预防脐部感染是新生儿脐部护理的重中之重。除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外,家长还要注意宝宝衣物和尿布的选择。给宝宝穿柔软、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衣物摩擦脐部。尿布不要包裹得过高,以免尿液浸湿脐部,引发感染。同时,尽量减少宝宝脐部与外界的接触,避免用手触摸或挤压脐部。如果发现宝宝脐部有渗血、渗液增多,脐带残端迟迟不脱落,脐部周围皮肤红肿、发热,宝宝出现哭闹不安、发热、拒奶等症状,应立即带宝宝就医,因为这些可能是脐部感染的表现,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就医过程中,家长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宝宝脐部的变化过程和症状表现,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另外,家长在护理新生儿脐部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更换宝宝的床单、衣物和尿布,避免细菌滋生。同时,要注意家庭环境的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家庭成员之间也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例如在接触宝宝前,其他家人同样需要清洁双手。​

新生儿脐部护理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家长细心、耐心地操作和观察。通过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做好感染预防措施,我们就能为宝宝的脐部健康保驾护航,让宝宝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希望每一位新手家长都能顺利掌握新生儿脐部护理的要点,陪伴宝宝度过人生最初、最关键的成长阶段。

 

(胡双双 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 新生儿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