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暑与热射病:急诊科教你分清症状,科学应对

2023-02-19 19:3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炎热的夏季,高温天气常常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中暑和热射病就是其中较为常见且危险的情况。作为急诊科的主管护师,我见过许多因中暑或热射病而紧急送医的患者。了解如何区分这两种病症,并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认识中暑与热射病

1. 中暑的原理与类型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导致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病情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时,人体会发出一些早期信号。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感觉有点头晕、头痛,身体微微出汗,同时伴有口渴、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个阶段如果能及时察觉并采取措施,一般可以迅速恢复。

当发展到轻症中暑,症状会有所加重。除了上述症状外,体温可能会升高到38℃以上,面色潮红或者苍白,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脉搏加快等情况。此时需要尽快进行处理,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重症中暑则更为严重,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后面会详细介绍热射病。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通常是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后,身体丢失了过多的盐分,导致肌肉发生不自主的收缩,常见于小腿、腹部等部位的肌肉。热衰竭一般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人体过度出汗,水分和盐分丢失过多,又没有及时补充,导致周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虚脱。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等症状。

2. 热射病的可怕之处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是由于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导致散热途径受阻,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严重疾病。热射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极高。

热射病可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常发生于年老体弱、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在高温、高湿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身体无法有效散热而发病。劳力型热射病则多见于健康的年轻人,如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的人群,由于身体产热过多,超过散热能力而引发。

二、区分中暑与热射病的症状

1. 中暑症状特点

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症状相对较为温和,以头晕、头痛、口渴、乏力、多汗等全身症状为主,体温虽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9℃,及时处理后症状可较快缓解。热痉挛主要是肌肉痉挛疼痛,意识通常是清楚的,体温可能轻度升高。热衰竭时,患者除了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外,会有明显的脱水和循环衰竭表现,如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但体温升高一般不显著,多在38℃左右。

2. 热射病症状特点

热射病的症状更为严重且复杂。患者体温会急剧升高,常常超过40℃,这是热射病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会出现意识障碍,如昏迷、谵妄、抽搐等,这是由于过高的体温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了严重损害。热射病患者皮肤往往干燥无汗,这是因为汗腺功能衰竭,无法正常排汗散热。此外,还可能伴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症状,以及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等多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比如,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提示肝脏功能受损)、少尿或无尿(提示肾脏功能受损),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提示凝血功能异常)等。

三、科学应对中暑与热射病

1. 中暑的应对方法

◦ 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一旦发现自己或他人有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症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比如大树下、阴凉的室内等。让患者平卧休息,解开衣领、腰带等束缚衣物,以利于散热和呼吸。可以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帮助降温。同时,给患者补充适量的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等,但不要让患者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引起呕吐或加重胃肠道负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后,患者的症状会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持续加重,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 热痉挛和热衰竭:对于热痉挛患者,除了转移到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外,若肌肉痉挛严重,可以对痉挛的肌肉进行轻柔的按摩,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疼痛。热衰竭患者由于有循环衰竭的表现,在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等。如果患者出现晕厥或意识不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2. 热射病的紧急处理

热射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一旦怀疑患者为热射病,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争分夺秒进行降温。可以用大量的凉水喷洒患者全身,或者将患者浸泡在20 - 30℃的凉水中,同时持续扇风,加快水分蒸发,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也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损伤。但要注意避免局部冻伤皮肤。

在进行降温处理的同时,要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防止误吸。若患者呼吸、心跳骤停,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热射病患者即使经过现场紧急处理,仍需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因为医院可以通过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对患者进行持续的降温、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四、预防中暑与热射病的措施

1.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在炎热的天气里,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段外出活动,因为这段时间阳光强烈,气温较高,发生中暑和热射病的风险较大。如果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对于从事户外工作或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应适当调整工作或运动时间,增加休息次数,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或运动。

2. 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预防中暑和热射病的关键。每天要喝足够的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一般建议每天饮用1500 - 2000毫升的水。除了白开水,也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特别是在大量出汗后,以补充身体丢失的盐分和水分。但要注意避免饮用过多的含糖饮料或酒精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可能会加重脱水。

3. 改善环境通风

在室内,要保持环境通风良好,可以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如果没有空调,要尽量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在高温、高湿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人体散热困难,容易发生中暑和热射病。对于年老体弱、儿童、孕妇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注意居住环境的舒适度,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4. 增强身体适应能力

平时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耐热能力和适应能力。但在炎热天气进行锻炼时,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要注意穿着透气、轻便的衣物,有助于散热。

中暑和热射病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了解它们的症状,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并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发生的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清凉、健康的夏天。如果对中暑和热射病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向专业医护人员咨询。

(李敏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