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宝宝腹泻怎么办?这些护理要点要牢记

2025-05-12 12: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宝宝小肚子 “咕噜咕噜” 作响,腹泻频繁发生时,家长们往往心急如焚。腹泻不仅会让宝宝身体不适,还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问题。了解宝宝腹泻的原因、症状,并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探讨宝宝腹泻时的护理要点。

一、追根溯源:宝宝腹泻的常见原因
宝宝腹泻的原因复杂多样,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类。感染性因素是引发宝宝腹泻的重要原因,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感染。例如,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感染后宝宝常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粪便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而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脓血便、腹痛、发热等症状。

饮食因素也不容忽视。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喂养不当很容易引起腹泻。如过早添加辅食,宝宝肠胃难以适应;辅食添加种类过多、速度过快,肠胃负担过重;食用变质、生冷食物,刺激肠胃;对牛奶蛋白、大豆等食物过敏,都可能引发腹泻。此外,气候变化、腹部着凉,也可能导致宝宝肠道蠕动加快,引发腹泻。

二、细致观察:识别腹泻症状与严重程度
宝宝腹泻时,家长要仔细观察症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一般来说,轻度腹泻表现为每天大便次数在 5 - 8 次,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可能伴有轻微呕吐或低热,宝宝精神状态和食欲基本正常。

而重度腹泻则较为严重,每天大便次数可达 10 次以上,呈水样便,量多,可能带有黏液或脓血。宝宝会出现明显的呕吐,难以进食,精神萎靡、嗜睡,甚至出现哭闹无泪、口唇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如果发现宝宝出现重度腹泻症状,必须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三、科学护理:缓解宝宝不适的关键
(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腹泻会导致宝宝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预防和纠正脱水是护理的重中之重。对于轻度腹泻的宝宝,可以口服补液盐(ORS),按照说明书冲调后,少量多次喂给宝宝,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宝宝不愿意喝补液盐,也可以给宝宝喝米汤加盐溶液,即将 500 毫升米汤加 1.75 克食盐(约半啤酒瓶盖),少量多次饮用。对于重度脱水的宝宝,需要及时就医,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二)调整饮食结构
腹泻期间,宝宝的饮食要进行合理调整。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宝宝抵抗力,且容易消化吸收。但喂养次数可适当增加,每次喂养时间缩短。

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将奶粉稀释,减少奶粉浓度,降低肠胃负担;也可以选择腹泻专用奶粉,这类奶粉不含乳糖,更易于消化吸收。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要暂时停止添加新的辅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山药粥、烂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高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冰淇淋、糖果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不利于腹泻恢复。

(三)保持臀部清洁与护理
宝宝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容易刺激臀部皮肤,引发尿布疹。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轻轻清洗宝宝臀部,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擦拭损伤皮肤。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或纸巾蘸干水分,然后涂抹护臀膏,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粪便和尿液的刺激。要选择透气、吸水性好的纸尿裤,并及时更换,保持臀部干爽。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护理过程中,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体温、大便次数、性状、量以及尿量等情况。如果宝宝体温持续升高超过 38.5℃,精神萎靡,腹泻次数和量明显增加,出现脓血便,或者经过家庭护理后腹泻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四、防患未然:预防宝宝腹泻的有效措施
预防宝宝腹泻,要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宝宝的餐具、奶瓶、玩具等要定期清洗消毒;给宝宝吃新鲜、干净的食物,避免食用变质、生冷食物;在给宝宝制作辅食时,要保证食材新鲜、卫生,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手部清洁和厨房卫生。

其次,要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导宝宝饭前便后洗手,避免宝宝将手放入口中,防止病菌进入体内。此外,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着凉。同时,按时给宝宝接种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

宝宝腹泻虽然常见,但只要家长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就能有效缓解宝宝不适,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为宝宝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宝宝远离腹泻困扰。如果对宝宝腹泻护理还有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获取更精准的指导。

(王玲玲 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 儿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