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胃镜处理全流程:守护消化道检查安全的 “隐形防线”

2025-02-24 11: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胃镜检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一根细长的胃镜,能帮助医生直观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病变情况。但你是否想过,每天为众多患者服务的胃镜,在使用后是如何处理,确保安全无菌的呢?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胃镜处理的全流程。

一、使用后预处理:阻断感染风险的第一关
当胃镜完成检查任务从患者体内取出后,预处理环节便即刻启动。医护人员会在检查床旁,使用含有多酶清洁剂的湿布或湿巾,迅速擦拭胃镜的外表面,去除黏液、血液、食物残渣等肉眼可见的污染物。同时,会立即将吸引按钮取下,用注射器向活检通道、吸引通道内注入多酶清洁剂,反复冲洗,尽可能清除管道内残留的污染物。这一步骤至关重要,能有效防止污染物干涸在胃镜复杂的管道和缝隙中,降低后续处理难度,从源头阻断病原体传播风险 。完成初步处理后,胃镜会被放入专用的转运箱,封闭转运至内镜清洗消毒中心。

二、测漏:确保胃镜安全的关键检测
转运至内镜清洗消毒中心后,首先进行的是测漏环节。工作人员会将测漏装置连接到胃镜上,向胃镜的各个管道内注入气体,使管道内保持一定压力。随后,仔细观察压力是否稳定,有无气体泄漏。若压力下降,表明胃镜存在破损,可能会导致清洗消毒不彻底,此时需立即停止后续操作,将胃镜送去维修。只有测漏合格的胃镜,才能进入后续处理流程。这一环节就像为胃镜进行 “体检”,能及时发现潜在破损,保障其后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清洗:全方位深度清洁
测漏合格后,胃镜进入清洗阶段,该阶段由多个步骤组成,旨在全方位清除胃镜上的各种污染物。

1. 水洗:工作人员会将胃镜置于清洗槽中,使用流动水冲洗胃镜外表面,同时用高压水枪冲洗活检通道、吸引通道,持续冲洗时间不少于 2 分钟,确保表面和管道内的大部分污染物被冲洗掉。

2. 酶洗:在专用的酶洗槽中,配置合适浓度的多酶清洗剂,将胃镜完全浸泡其中,并用注射器向各个管道内注入多酶清洗剂,浸泡时间通常不少于 5 分钟。多酶清洗剂中的多种生物酶,能够分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使其从胃镜表面和管道内壁脱落。

3. 再次水洗:酶洗完成后,用流动水再次冲洗胃镜外表面和管道,彻底清除残留的多酶清洗剂和已分解的污染物。

此外,对于可拆卸的部件,如活检阀门、吸引按钮等,会单独进行清洗,确保每一个零件都得到彻底清洁。

四、消毒与灭菌:杀灭致病微生物
清洗干净的胃镜进入消毒或灭菌环节,具体方式需根据胃镜的使用情况和医院规定选择。

· 高水平消毒:目前常用的高水平消毒剂为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将清洗后的胃镜浸泡在消毒剂中,根据消毒剂种类和说明书要求,浸泡相应时间(如邻苯二甲醛浸泡时间不少于 5 分钟)。消毒剂会渗透到胃镜的各个部位,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浸泡结束后,用无菌水彻底冲洗胃镜,去除残留的消毒剂,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

· 灭菌:对于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黏膜的胃镜,如用于治疗的内镜,通常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环氧乙烷灭菌通过与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等发生烷基化反应,使微生物死亡,这种灭菌方式能在不损伤胃镜精密部件的前提下,确保其达到无菌状态。

五、干燥、储存与发放:等待下一次使命
消毒或灭菌后的胃镜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工作人员会使用高压气枪将胃镜各个管道内的水分吹干,同时用干净的纱布擦干外表面。干燥后的胃镜会被悬挂在专用的内镜储存柜中,储存柜内部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温度和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避免胃镜再次被污染。当临床科室需要使用胃镜时,内镜清洗消毒中心会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发放,发放前会仔细核对胃镜的消毒或灭菌日期、有效期等信息,确保每一根到达患者手中的胃镜都处于安全、无菌状态。

从患者体内取出到再次投入使用,胃镜要经历预处理、测漏、清洗、消毒灭菌、干燥储存与发放等一系列严谨复杂的流程。每一个步骤都严格遵循规范和标准,每一次操作都凝聚着医护人员对医疗安全的高度重视。正是这些严格的处理流程,为胃镜检查的安全开展筑牢了坚实防线,让患者能够放心接受检查和治疗。

(范艳君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