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抽搐昏迷危及生命!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应对策略

2023-11-04 19:5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凌晨两点,3 岁的朵朵突然浑身抽搐,牙关紧闭,妈妈慌乱中死死按住孩子手脚,试图阻止抽动。15 分钟过去,孩子仍未恢复意识,救护车赶到时,朵朵已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的情况。医生诊断为 “癫痫持续状态”,若再晚送医,极有可能因脑缺氧造成不可逆损伤。类似的急救误区和惊险时刻,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一、识别危机:什么是儿童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发作持续 30 分钟以上,或频繁发作导致发作间期意识无法恢复的紧急状态。在儿童群体中,这种急症尤为凶险 ——5 岁以下幼儿因大脑发育未成熟,更容易因持续抽搐引发脑水肿;而青少年患者则可能因药物依从性差、突然停药导致病情恶化。数据显示,每 1000 名癫痫患儿中,就有 10-15 人会经历至少一次癫痫持续状态,死亡率高达 10%-15%。

发作时,患儿通常会出现强直 - 阵挛性抽搐(全身肌肉僵直后剧烈抖动)、口吐白沫、眼球上翻等典型症状。但需注意,部分婴儿还会出现 “非惊厥性持续状态”,表现为反复发呆、眼神空洞、肢体轻微颤动,这种不典型症状极易被家长忽视,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二、黄金救援:争分夺秒的现场急救
当看到孩子陷入癫痫持续状态,家长必须立即启动 “1-2-3” 急救法则:

1. 确保安全:迅速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孩子头下垫软物,避免擦伤;不要强行撬开牙关,防止损伤牙齿和口腔。

1. 记录时间:精确记录发作起始时间,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关键依据。

1. 科学处置:切勿按压肢体,这可能导致骨折;禁止往口中塞任何物品,以免阻塞气道;若患儿呕吐,需将其侧卧,清理口鼻分泌物。

值得警惕的是,许多家长存在三大致命误区:用手指抠喉咙催吐(可能导致窒息)、用力摇晃患儿(加重脑损伤)、盲目喂药(可能呛入气管)。记住,癫痫发作是大脑异常放电的结果,任何粗暴干预都可能雪上加霜。

三、专业治疗:多维度生命支持
送往医院后,医生会立即启动 “阶梯式治疗方案”:首先通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等药物终止发作,随后进行脑电图监测评估脑电活动,同时完善血液检查排查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等诱因。重症患儿可能需要进入 ICU,接受气管插管、亚低温治疗等高级生命支持。

新型治疗手段也在不断突破:生酮饮食疗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使大脑代谢从依赖葡萄糖转为利用酮体,对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有效率可达 30%-50%;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则通过植入电极调节神经信号,降低发作频率。但无论采用何种治疗,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都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四、防患未然:家庭防护全攻略
70% 的癫痫持续状态可通过科学管理避免。家长需建立 “四位一体” 防护体系:

· 规范用药:严格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

· 健康监测:记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定期复查血药浓度

· 生活管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情绪波动,远离电子屏幕蓝光刺激

· 急救培训:全家学习癫痫急救知识,建议配备急救手环或身份卡注明病史

面对突发状况,家长还需掌握 “药物急救包” 使用方法:直肠用咪达唑仑凝胶可在发作 5 分钟后使用,鼻喷式咪达唑仑则更适合年龄稍大的儿童。这些急救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备,并定期检查保质期。

每个癫痫患儿都是折翼的天使,他们的生命安全不仅依赖医学的力量,更需要家人的科学照护和社会的理解包容。当我们学会正确识别症状、冷静应对危机,就能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记住,每一秒的正确行动,都可能改写一个家庭的命运。

(陈晨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SICU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