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犹如隐匿在大脑或脊髓中的“神秘杀手”,其复杂性和潜在危害令人心生畏惧。然而,如同许多疾病一样,它在早期也会悄然释放出一些“预警信号”,若能敏锐察觉,或许能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改写疾病结局。
头痛,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却常被人们忽视。这种头痛往往具有独特性,并非普通感冒或劳累后的短暂不适。它可能呈持续性,清晨或夜间加重,咳嗽、用力、弯腰等动作时疼痛加剧,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颅内搅动,引发钻心的痛感。随着病情发展,头痛的频率和强度会逐渐增加,常规止痛药物难以缓解,这是身体在发出紧急求救信号,提示颅内环境已发生改变,肿瘤或许正在悄然生长,挤压周围组织,牵拉神经血管,引发疼痛。
视力障碍也是不容忽视的预警。突然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复视(看东西重影)或视野缺损,比如走路时频繁碰撞一侧物体,可能暗示肿瘤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等视觉传导通路。像垂体瘤长大到一定程度,向上压迫视交叉,会导致双颞侧视野缺损,患者仿佛透过一扇狭窄的缝隙看世界,视野范围大幅缩小。这种视力问题通常进展缓慢,初期易被误认为是眼睛疲劳或眼部疾病,但仔细检查会发现眼底可能有水肿、出血等异常,这是颅内病变影响视网膜静脉回流所致,背后或许隐藏着肿瘤的“黑手”。
肢体无力与麻木同样暗藏危机。当肿瘤侵犯大脑运动功能区或脊髓传导束时,身体一侧肢体可能出现无力感,起初可能是精细动作不灵活,如握笔写字颤抖、拿筷子夹菜易掉落,逐渐发展为整侧肢体抬举困难,甚至行走拖沓、跛行。同时,肢体麻木感也会相伴而来,如同蚂蚁在皮肤上爬行,从手指或脚趾末端向近端蔓延,这是肿瘤压迫神经纤维,干扰神经信号传递的结果,就像电路出现故障,电流无法顺畅通过,肢体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癫痫发作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较为典型的症状,尤其是成年后首次发作癫痫,更需高度警惕。患者可能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如同遭遇电击一般,数分钟后自行缓解,醒来后对发作过程一无所知。肿瘤在脑内形成异常放电灶,扰乱大脑正常电活动,引发癫痫。这种发作没有规律可循,可能频繁发作,也可能间隔较长时间,每一次发作都是大脑神经元异常兴奋的警示,提示颅内存在病变刺激源,肿瘤的可能性极大。
此外,精神状态改变也值得关注。患者可能变得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原本开朗乐观的人突然情绪低落、抑郁焦虑,记忆力明显减退,刚刚发生的事情转身就忘,工作学习效率大幅下降。这可能是肿瘤影响大脑额叶、颞叶等与情感、认知相关的脑区,导致精神行为异常,仿佛大脑里的“指挥中心”受到干扰,思维和情绪失去往日的有序调控。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早期“预警信号”虽然隐秘,但并非无迹可寻。一旦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尤其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时,切莫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借助头颅 CT、磁共振成像(MRI)等精准检查手段,尽早明确诊断,开启规范治疗之旅,为生命健康筑牢防线,别让肿瘤在不经意间肆意生长,夺走宝贵的生活质量与生存希望。
(吴力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