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萎缩性胃炎别慌神?好好养着,胃黏膜能慢慢“缓过来”

2025-08-06 1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萎缩性胃炎是胃缩小了,以后吃不下东西了?”许多患者拿到胃镜报告后,第一反应往往是恐慌。事实上,萎缩性胃炎并非胃的体积缩小,而是胃黏膜腺体数量减少、功能退化的慢性炎症。就像一片土地失去肥力,植被逐渐稀疏,但通过科学养护仍能恢复生机。最新医学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和长期健康管理可使部分患者胃黏膜实现逆转修复,关键在于抓住“黄金养护期”。

一、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的“慢性消耗战”

胃黏膜是胃的“防护屏障”,由分泌胃酸的壁细胞、分泌黏液的黏液细胞等构成。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特征是腺体数量减少、黏膜变薄,可能伴随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肠黏膜替代)和异型增生(细胞形态异常)。我国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30%,但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嗳气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

致病元凶: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首要诱因,60%-90%的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内存在这种细菌。长期胆汁反流、免疫紊乱、药物刺激(如阿司匹林)、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也会加速胃黏膜损伤。值得注意的是,情绪压力可通过“脑肠轴”影响胃功能,长期焦虑者患病风险增加2.3倍。

二、胃黏膜能否“缓过来”?关键看这3点

“萎缩性胃炎不可逆”的观念已过时。2024年《中华消化杂志》发表的多中心研究显示:轻度萎缩伴肠化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健康管理,60%可实现黏膜修复;中重度患者虽难以完全逆转,但科学养护可显著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胃癌风险。

1.根除幽门螺杆菌:阻断“炎症-萎缩-癌变”链条

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会破坏胃黏膜屏障,持续释放毒素诱发炎症。根除治疗可使胃黏膜萎缩年逆转率提升18%-25%。常用方案为“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铋剂(如枸橼酸铋钾)+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14天。治疗后需通过碳13呼气试验复查,确保根除成功。

2.精准营养支持:修复黏膜的“建筑材料”

胃黏膜修复需要优质蛋白、维生素B12、叶酸、锌等营养素。建议每日摄入:

-蛋白质:鸡蛋、鱼肉、豆腐等易消化优质蛋白,每日1.2gkg体重;

-维生素B12:动物肝脏、贝类,每周2-3次,预防恶性贫血;

-叶酸:深绿色蔬菜(如菠菜)、柑橘类水果,每日400μg;

-锌:牡蛎、南瓜籽,每日15mg,促进细胞再生。

避免高盐饮食(每日盐摄入5g),减少腌制食品、烧烤等含亚硝酸盐食物,这类物质会加速胃黏膜肠化。

3.胃黏膜保护剂:构建“人工防护层”

铝碳酸镁、替普瑞酮等药物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中和胃酸,吸附胆汁酸。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替普瑞酮可使胃黏膜血流增加30%,促进黏膜修复。需注意,胃黏膜保护剂需餐前1小时服用,与抑酸药间隔2小时。

三、日常养护:让胃黏膜“休养生息”

1.饮食管理:少食多餐,温软易消化

-少食多餐:每日5-6餐,每餐七分饱,减轻胃负担;

-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煎炒;

-温度控制:食物温度保持在30-40℃,过热会损伤黏膜,过冷会刺激胃痉挛;

-禁忌食物:辣椒、咖啡、酒精、浓茶等刺激性食物,以及粗纤维蔬菜(如芹菜)、坚果等难消化食物。

2.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睡眠管理:保证每日7-8小时连续睡眠,避免熬夜导致胃酸分泌紊乱;

-运动建议:选择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4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胃部震动;

-情绪调节: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缓解压力,每日15分钟腹式呼吸可降低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

3.定期监测:早发现早干预

-胃镜复查:轻度萎缩每1-2年一次,中重度萎缩伴肠化每年一次,轻度异型增生每6个月一次;

-血清学监测:定期检测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等指标,评估胃黏膜功能状态;

-症状记录:建立饮食日记,记录进食后不适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四、案例:65岁患者的“逆转之路”

65岁的张先生因长期上腹隐痛就诊,胃镜显示胃窦部中度萎缩伴肠化。通过以下干预:

1.根除幽门螺杆菌;

2.每日摄入鸡蛋、鱼肉、菠菜等高营养密度食物;

3.服用替普瑞酮保护胃黏膜;

4.坚持太极拳运动,每日睡眠7小时。

6个月后复查,胃镜显示黏膜炎症减轻,肠化范围缩小。张先生的经历证明:萎缩性胃炎并非“绝症”,科学养护可显著改善预后。

胃黏膜的修复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医生、营养师多方协作。通过根除病因、精准营养、药物保护和健康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病情稳定甚至逆转。记住:胃黏膜的“缓过来”,始于今天的科学养护。

(原伟伟 河南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副主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