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手术(如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等)后,患者的恢复期往往需要 3-6 个月,居家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很多家属因缺乏系统知识,在伤口护理、饮食安排上频频出错,甚至耽误复查时机。这份居家护理清单,从伤口照护、饮食管理到复查要点,帮你理清关键细节,让患者少走弯路。
一、伤口照护:从 “拆线” 到 “长好”,这 5 点要盯牢
食管手术的伤口分为 “外部切口”(如胸腔镜手术的 3-4 个小孔,或开胸手术的长切口)和 “内部吻合口”(食管与胃或肠吻合的接口),两者的护理重点不同,但都需细心观察。
外部伤口:防感染、防裂开
保持干燥清洁:术后 1-2 周伤口未拆线时,需按护士指导每天用碘伏消毒(开胸手术需由家属或社区护士操作),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若纱布被汗液、渗液浸湿,要及时更换,避免细菌滋生。
观察异常信号:正常伤口会有轻微红肿,但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联系医生:① 伤口渗液增多,颜色变为黄色或脓性;② 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疼痛突然加重;③ 切口边缘裂开,甚至看到皮下组织。
避免牵拉伤口:术后 1 个月内,患者应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弯腰提重物等动作 —— 这些行为会增加腹压,可能导致伤口裂开。若患者咳嗽,家属可帮其按住伤口两侧,减轻牵拉。
拆线后护理:拆线后 3 天内仍需保持伤口干燥,之后可正常洗澡(用温水冲洗,避免搓揉)。伤口结痂时会发痒,切勿用手抓挠,可涂少量无菌凡士林缓解。
内部吻合口:警惕 “隐形风险”
内部吻合口是术后恢复的关键,若愈合不良可能出现瘘(食物漏入胸腔或纵隔),这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家属要特别注意:
术后 1 个月内,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超过 38.5℃)、胸痛、呼吸困难,或进食后呕吐黄绿色液体,可能是吻合口瘘的信号,需立即就医。
避免让患者过早吃固体食物(如米饭、肉块),坚硬食物可能摩擦吻合口,影响愈合。
二、饮食管理:从 “能吃” 到 “吃好”,分阶段进阶
食管术后,患者的消化道结构发生改变(如部分食管被切除,胃被上提),消化功能会暂时减弱。饮食需分阶段调整,既要保证营养,又要减少不适。
阶段一:术后 1-2 周(流质饮食期)
此时吻合口尚未完全愈合,只能吃无渣、易吞咽的流质:
推荐食物:米汤(过滤掉米粒)、稀藕粉、去油肉汤(撇净浮油)、肠内营养制剂(如安素,按医生建议冲调)。
进食要点:每次 50-100 毫升,每天 6-8 次,避免一次喝太多导致腹胀。用勺子小口喂,让食物缓慢滑入,切勿用吸管(可能吸入空气引发腹胀)。
绝对禁忌:牛奶(易产气)、豆浆(易引起腹胀)、浓汤(含油脂多,可能导致腹泻)。
阶段二:术后 2-4 周(半流质饮食期)
若患者无呕吐、胸痛等不适,可过渡到泥状、糊状食物:
推荐食物:蒸蛋羹、蔬菜泥(如胡萝卜泥、南瓜泥)、肉末粥(肉末剁成泥)、果泥(苹果、香蕉去皮捣成泥)。
进食技巧:食物温度控制在 37℃左右(接近体温),过烫会损伤食管黏膜;每次进食后,让患者坐半小时或散步 10 分钟,避免平躺(防止反流)。
注意观察:若患者出现吞咽时疼痛、饭后烧心,可能是食物太粗糙,需退回流质饮食 1-2 天,再尝试半流质。
阶段三:术后 1-3 个月(软食期)
此时可逐渐加入软食,但仍需避免坚硬、刺激性食物:
推荐食物:软米饭(煮得稍软)、煮烂的面条、豆腐、鱼肉(去刺,剁成小块)、嫩叶蔬菜(切碎煮软)。
禁忌清单:① 油炸食品(如油条、炸鸡);② 辛辣调料(辣椒、生姜、大蒜);③ 带刺或带骨的食物(如鱼块、排骨);④ 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如冰饮、火锅)。
营养搭配:每天保证 1 个鸡蛋、50 克瘦肉(如鸡肉、鱼肉)、200 毫升低脂牛奶(若喝后不腹胀),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促进伤口愈合。
长期饮食原则:“慢、软、少、温”
即使恢复正常饮食后,也需牢记这四字诀:
慢:每口食物咀嚼 20 次以上,避免狼吞虎咽;
软:避免过硬、过粗的食物(如坚果、粗纤维蔬菜);
少:每餐七八分饱,每天 5-6 餐(少食多餐),减轻胃的负担;
温:食物温度控制在 35-40℃,保护食管和胃黏膜。
三、日常照护:细节决定恢复速度
除了伤口和饮食,这些日常细节也不能忽视:
体位管理:防反流、促消化
饭后 3 小时内不要平躺,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 15-20°(用枕头垫高上半身),减少胃酸反流到食管。
患者卧床时,尽量采取半卧位(床头摇起 30°),避免平卧位太久导致食物滞留。
活动指导:从 “不动” 到 “微动”
术后 1 周内:可在床上做简单的肢体活动(如屈伸手臂、转动脚踝),每天 3-4 次,每次 5 分钟,预防血栓。
术后 2 周后:可在室内散步,初始每次 5-10 分钟,每天 2 次,之后每周增加 5 分钟(以不感到疲劳为限)。
禁忌动作:术后 3 个月内避免弯腰、低头(如下蹲系鞋带)、举重物(超过 5 公斤),防止增加腹压引发反流。
心理疏导:帮患者 “跨过坎”
很多患者术后因吞咽不适、担心复发而焦虑,家属要多陪伴沟通:
鼓励患者记录每天的小进步(如 “今天多吃了半碗粥”“散步时没觉得累”);
准备患者喜欢的软食(如把喜欢的水果做成泥),增加进食兴趣;
若患者出现失眠、情绪低落,及时和主治医生沟通,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四、复查时间与项目:按 “时间表” 走,别偷懒
食管术后复查能及时发现吻合口狭窄、肿瘤复发等问题,必须严格按时间进行:
术后 1 个月:首次复查
必查项目:血常规(看是否贫血)、肝肾功能(评估营养状况)、胸部 CT(检查胸腔内情况)。
重点关注:医生会评估吞咽功能,若出现进食困难,可能需要做胃镜检查,判断是否有吻合口狭窄。
术后 3 个月:关键复查
必查项目:胃镜(直接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排查狭窄或炎症)、肿瘤标志物(食管癌患者需查 CEA、SCC 等)。
可能需要的治疗:若发现吻合口狭窄,医生会进行扩张治疗(用器械撑开狭窄部位),避免影响进食。
术后 6 个月至 2 年:定期随访
频率:术后 6 个月、1 年、1.5 年、2 年各复查一次。
项目:胸部 CT、胃镜(每年 1 次)、肿瘤标志物(恶性肿瘤患者),必要时加做腹部 B 超(排查转移)。
特殊情况:随时就诊
出现以下症状,不要等复查时间,立即去医院:
吞咽困难突然加重,甚至无法喝水;
呕血或黑便(可能是吻合口出血);
持续胸痛、发热,且药物无法缓解;
体重在 1 个月内下降超过 5 公斤。
五、家属必备:应急处理小手册
反流烧心:让患者坐起,喝少量温水(10-20 毫升),避免弯腰;若频繁发生,及时告知医生,可能需要调整抑酸药。
轻微呛咳:术后初期进食偶尔呛咳,可暂停进食,拍背帮助患者咳出食物;若频繁呛咳(尤其是喝水时),需排查是否有吻合口瘘。
伤口轻微渗液:用无菌棉签蘸碘伏轻轻擦拭,更换纱布;若渗液持续或增多,联系社区医生处理。
食管术后康复是一场 “持久战”,家属的耐心与科学照护,是患者恢复的重要支撑。记住:严格按医生指导执行,关注细节,及时沟通,就能帮患者平稳度过恢复期,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关春莹 鹤壁市人民医院总院 心胸外科)